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在气体体积测定仪中用镁和硫酸反应测定1mol氢气体积.完成下列填空: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上B瓶的玻璃塞,用橡皮塞塞紧A瓶加料口,当看到 现象时,可以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

    (3)已知液体量瓶的刻度范围是110~130mL,实验时称取镁带的质量要控制在0.100~0.110g之间,目的是 

    (4)完成一次测定实验,需要2次用注射器抽气,其中需要记录的是第  次抽出气体的体积.

    (5)下列情况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填编号)

    a.镁表面的氧化膜没有除尽

    b.储液瓶中的液体是水

    c.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d.装置气密性不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实验

    药品

    制取气体

    量气管中的液体

    Cu、稀HNO3


    H2O

    NaOH固体、浓氨水

    NH3


    Na2CO3固体、稀H2SO4

    CO2


    镁铝合金、NaOH溶液(足量)

    H2

    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该同学认为实验①可通过收集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Cu样品的纯度.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简述原因. 

    (3)实验②、③中,量气管中的液体最好分别是  、   .(只选一种)

    A.H2OB.CCl4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4)本实验应对量气管多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

    ①恢复至室温,② ,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5)实验④获得以下数据(所有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根据上述合理数据计算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

    编号

    镁铝合金质量

    量气管第一次读数

    量气管第二次读数

    1

    1.0g

    10.0mL

    347.5mL

    2

    1.0g

    10.0mL

    335.0mL

    3

    1.0g

    10.0mL

    344.5mL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如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

    实验仪器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⑤→③→④→   →   →   →   →⑧(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多个反应,任写一个即可)  .

    (3)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

    (4)当反应中生成1mol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消耗Na2O2的质量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在常温常压下,可利用下列装置来测定气体体积,抽气装置E用以调节装置中的气压差,减小实验误差.

    (1)若称取0.113g镁带与10.00mL稀硫酸(足量)完全反应制取氢气,并测定1mol H2的体积(在常温常压下测定).反应结束时C中的液面刻度为128.00mL(A中未加硫酸时C中无液体),则得此条件下1mol H2的体积为 L(精确到0.001).

    (2)上述测出1mol H2的体积比该温度和压强下的理论值偏高的原因是(假设操作和装置都无问题)   (选填编号,下同)

    A.未冷却到室温          B.反应太快

    C.装置气密性不好           D.B装置漏气

    (3)若利用上述装置测定CO2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B中所盛放的液体应为   .

    A.饱和Na2CO3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水       D.澄清石灰水

    ②仪器A、D中盛放的试剂应为  .

    A.大理石,浓盐酸         B.纯碳酸钠,稀硫酸

    C.纯碳酸钙,稀硫酸       D.纯碳酸钠,稀盐酸

    (4)用以上装置测出的气体摩尔体积均比理论值大,你认为减小实验误差可行的措施是  .

    A.把A装置浸入盛水(常温)的水槽中

    B.减小酸的浓度

    C.把A装置浸入盛热水的水槽中

    D.增大酸的浓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测定1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的实验操作的步骤如下:①按如图装配实验装置.②洗净试管然后充分干燥.

    ③向500mL烧瓶里装满水,向500mL烧杯里加入少量水,把连接烧瓶和烧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装满水,在中间不要留下气泡,然后用弹簧夹把橡皮管B夹紧.

    ④称得试管的质量为14.45g,往试管里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再称其质量为(15.95g.)⑤打开弹簧夹,把烧杯举起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再关闭弹簧夹,然后把烧杯中的水倒掉.⑥打开弹簧夹,加热试管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即水不再流向烧杯时为止.⑦反应完毕后把装置放置冷却到室温.⑧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关闭弹簧夹.⑨用500mL量筒测量烧杯里水的体积为285.0mL,把它换算为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mL.⑩再称量冷却后试管的质量为15.55g.

    (1)在操作⑦中,装置冷却时,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烧杯的水中,不能离开水面,其理由是 

    (2)简述操作⑧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 

    (3)标准状况下,1mol氧气所占的体积(保留小数后两位)为   L;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测量所制得气体的体积,下面有关这两套量气装置的使用说明错误的是(  )

    A: 量气前,B装置中广口瓶通常应盛满相应的液体
    B: 使用A装置量气前,右管中应充满相应的液体
    C: A装置收集完气体后,在读数前应使盛液管内的液面与集气管内的液面相平
    D: A装置是直接测量气体的体积,而B装置直接测量的是所排出液体的体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B: 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C: 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D: 瓶中装满水,A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1mol 气体体积,做了3次平行实验,共用注射器抽气(  )

    A: 3次
    B: 6次
    C: 9次
    D: 12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储气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
    B: 取用储存在下面集气瓶里的气体时,通过控制止水夹a、b,可将气体顺利排出
    C: 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 该装置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关于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水准管上提,液面高于量气管且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
    B: 可用来测定气体摩尔体积
    C: 可用来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
    D: 用CCl4代替水,测得氢气的体积更准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