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步骤1:将装置Ⅰ中药品A以恒定的速度滴入装有药品B的烧瓶中,确保有稳定的氨气缓慢通入装置Ⅱ;
步骤2:装置Ⅱ加热至95°C,发生反应,观察到装置Ⅱ下层液体逐渐减少,直至近乎消失时停止通入氨气。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少量Ⅱ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振荡,出现现象,得出结论产物中含有 。
②设计实验证明产物中存在 :(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
已知:① 可加快酸性浸出的反应速率;
② 、 。
A. B.稀硫酸 C.碳酸猛( )
已知: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
A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
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而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
B
比较 、 的 相对大小
向 的 溶液中加入 溶液,再滴加5~6滴 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及其颜色的变化
C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取 的 溶液,滴加 溶液5~6滴,充分反应,观察
根据溶液中既含 又含 的实验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溶于水后溶质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实验步骤
第一步
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第二步
A、C、D中装入药品,加热A中试管,通过pH数据采集器控制C中反应至 时停止加热,将A中铜丝外移脱离浓硫酸;
第三步
将C中所得溶液转移至蒸发装置中,加热,结晶脱水、过滤、洗涤、干燥制得焦亚硫酸钠( )。
已知: ; ,实验装置如下:
①取100.00 饮料于锥形瓶中,加入 的 溶液,塞紧瓶塞充分反应。
②打开瓶塞,将锥形瓶内液体调至接近中性,滴加4~5滴淀粉溶液变蓝。用 的 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溶液39.80 ,饮料中残留的 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