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    )
    A: 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
    B: 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
    C: 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
    D: 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
    A: 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 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 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 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4. 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    )
    A: 年龄长幼
    B: 贤良优次
    C: 出生贵贱
    D: 血缘亲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锁定)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补考历史试题 17
  • 6.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宗法制(    )
    A: 在西周以后走向消失
    B: 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
    C: 是国家政治制度核心
    D: 成为法律规范的源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家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这表明当时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B: 地方相对独立
    C: 国家体制尚未健全
    D: 固化家国一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监测(7月)试卷
  • 8. 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材料主要反映出(    )
    A: 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B: 依靠官府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C: 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D: 民放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临猗县临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下图,鲁国位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10. 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下列选项中的材料与宗法制无关的是(    )

    A: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B: “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
    C: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D: “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争之易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