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从夏朝开始,中国古代政治就形成“一姓王朝”,也就是君位由异姓接替即表示朝代的变更,如隋、宋王朝的建立和汉、唐王朝的灭亡。中国古代政治的这一特点(    )

    A: 体现了政治体制的不断创新
    B: 是封建王权专制的必然结果
    C: 说明中国古代政局长期动荡
    D: 是传统宗法观念影响的表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册历史第一次周考试卷
  • 2. 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如“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等被分封到全国各地。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    )

    A: 旨在建立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
    B: 反映了扩大疆域的战略需要
    C: 实际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D: 以先代贵族为主要分封对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3. 顾炎武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进行比较,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下哪部法律文献确定的制度最接近顾炎武的设想(    )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人权宣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4. 陈立在(白虎通疏证•封公侯》中说:“天子以别子为诸侯,其世为诸侯者,大宗也。诸侯以别子为卿,其世为卿者,大宗也。卿以别子为大夫,其世为大夫者,大宗也,大夫以别子为士,其世为士者,大宗也。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則为小宗。”该材料主要反映出(    )

    A: 宗法制维系了统治秩序
    B: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特权
    C: 分封制加强了地方统治
    D: 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5. 西周时期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②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③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

    ④宗法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属于上层建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6. 《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 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C: 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利工具
    D: 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统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7.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 天子有权巡查诸侯镇守疆土的情况
    B: 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 诸侯有朝觐述职的义务
    D: 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发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8. 春秋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春秋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封制的实行
    B: 社会结构的变动
    C: 宗法制的发展
    D: 井田制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9. 图9为出土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


    A: 周天子墓葬
    B: 诸侯国君墓葬
    C: 士大夫墓葬
    D: 士的墓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麻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10. 西周初年,周成王因年纪幼小,尚缺乏裁夺政事的能力,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后来,周厉王被国人所逐,召公和周公共同摄政,号称“共和”。这些亊实说明在西周(    )

    A: 贵族政治占重要地位
    B: 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
    C: 周王常常是统而不治
    D: 分封制存在严重弊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麻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