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这里的“共和”指的是(    )

    A: 最高统治权由多人共同掌握
    B: 多位大臣共同辅佐君王
    C: 君主与大臣共同掌握政权
    D: 建立奴隶制贵族共和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 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

    A: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 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
    D: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3. 西周孝的对象为祖先考妣(不包括健在的人),孝的形式是祭祀,以不断强化祖先权威和同出一祖意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至春秋,孔子倡导的孝的基本形式是侍奉父母,将孝下移至庶人,为人子者都是孝的主体。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礼乐制度瓦解
    B: 小农经济的确立
    C: 宗法制走向崩溃
    D: 儒家学派的创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宗族制度源于宗法制,到了宋代乡村的宗族制度不断完善,修宗谱、建宗祠、立族长、订族规较为盛行和完备。“每有纷争,最初由亲友乡老和解,不服则诉诸各房分祠,不服则诉诸叠绳堂。叠绳堂为一乡最高法庭,不服则讼官矣。”从宋之后,宗族习惯法以成文的形式表现出来。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北大学者田成有认为:“宗族制,缘于礼,重血缘,建立在固有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上,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材料二:陈永平、李委莎的社会调查报告《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请回答:

    概述材料一的观点,并列举出材料一中论证该观点的论据。

    概述材料二的观点,并列举出材料二中论证该观点的论据。

    结合现实分析宗法制对今天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5. 据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进行分封时称诸侯为“友邦君”,到周公再行分封时,出现“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变化说明西周(    )

    A: 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B: 宗法制进一步完善
    C: 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
    D: 等级制度开始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6. 据《周礼》载,周王召见诸侯之时,向其中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往下动的“土揖”礼;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施以合手平推的“时揖”礼;向同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向上举的“天揖”礼。材料的现象源于(    )

    A: 世袭制
    B: 宗法观念
    C: 分封制
    D: 禅让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7.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A: 晋国是周姓封国
    B: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C: 晋宋两国不可以通婚
    D: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8.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9. 周武王在《牧誓》中把商封王不任用同宗长辈和兄弟作为三大罪行之一;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上述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据此可知(    )

    A: 商代比周代更注重任人唯贤
    B: 儒家伦理观念逐渐强化
    C: 周代分封制只注重任人唯亲
    D: 宗法血缘政治日趋淡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 10.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 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C: 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 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