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
A: 中央集权
B: 家国一体
C: 天下为公
D: 官僚政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
B: 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
C: 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
D: 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东周时期的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齐桓公为保保郑的太子地位。便以诸侯欲拜见太子为由,联络了八国请侯支持太子郑,并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这反映了战国时( )
A: 宗法观念彻底崩溃
B: 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
C: 分封制在不断衰落
D: 齐国是最强大的国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据史书记载,周公在辅佐成王时“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这表明古代礼乐( )
A: 是对宗法制的解释
B: 有助于维护统治秩序
C: 维护封建等级观念
D: 来源于儒家政治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传统礼乐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 宗法制的消亡
C: 中山国在战国时期地位较高
D: 分封制的瓦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
A: 男尊女卑思想
B: 家族宗法观念
C: 个人主义心理
D: 专制王权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族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其中的“乱世”指的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
A: 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 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C: 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 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
A: 奖励军功
B: 奖励耕织
C: 焚烧诗书
D: 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