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15年中国百家姓排名前十的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姓氏作为血缘河流的主要标志,溯流而上,往往可以追寻到自己的根祖,追访到自己的故乡。回顾历史,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B: 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C: 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D: 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 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1962年湖北随州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墓。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    )

    A: 周统治中心在随州
    B: 分封制遭破坏
    C: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D: 宗法等级森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3. 关于百家姓中的许姓,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勤勉有功,便将其封于许,建立许国。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氏。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    )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礼乐制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4. 某历史学家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

    A: 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
    B: 三公九卿制
    C: 分封制和宗法制
    D: 三省六部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5. “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样做是因为(    )

    A: 新制度有利于秦朝专制主义的发展
    B: 原有制度与贵族统治相矛盾
    C: 新制度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原有制度不利于对三代文明的传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 6. 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行宗法制度,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    )

    A: 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B: 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
    C: 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D: 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 7. 战国时期,或由匹夫而为将相,或朝贫形而暮公侯,或起自刑余,或出于盗薮,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这种现象表明(    )

    A: 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
    B: 礼崩乐坏加速王室衰微
    C: 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
    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8. 西周时所有国家大事,君王都要以宗主的资格,按照礼制,到宗庙向祖先请示报告。君王要发布命令,包括作战命令,必须在宗庙发布。君王要授给臣下官职,必须在宗庙举行册命礼。由此得出西周时(    )

    A: 王权从属于神权
    B: 礼制制约了西周王权
    C: 分封制下等级森严
    D: 统治者借助祖先祟拜进行统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9. 古籍记载,先秦“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这说明(    )

    A: 姓与氏表明社会地位的贵贱不同
    B: 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在西周以后
    C: 姓一传而可变,氏千万年而不变
    D: 姓与氏合并是由于制度变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10. 《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说明古代部分姓氏(    )

    A: 是宗法制度在称谓上的表现形式
    B: 来源于夏商周时期的世官制度
    C: 是社会尊卑关系的本质体现
    D: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崩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