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二战后,苏联政府认为,在东欧建立的“民主政府”就是指共产党政府,“自由选举”就是把不赞成共产党的党派排斥在选举之外。所以当美国提出在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进行西方式的自由选举时,苏联认为这无异于要让他和阶级敌人分享权力。这说明冷战的起因是美苏(    )
    A: 经济利益的矛盾
    B: 综合国力的强弱
    C: 意识形态的差异
    D: 军事力量的失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文)期末考试试卷
  • 2.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说“我们每接收一笔来自美国的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此话出台的背景是(    )
    A: 普法战争
    B: 一战时期
    C: 二战时期
    D: 冷战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崇明区2021年高考历史一模(期末考试)试卷
  • 3. 20世纪80年代末,曾经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了近半个世纪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这场危机突出表现在(    )
    A: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 民族构成发生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1961年和1967年,英国曾两次申请加人欧共体,但未获批准,直到1973年,英国才加人欧共体。当欧洲一体化符合国家利益时,英国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反之就会成为一个旁观者甚至阻挠者,英国始终不是欧元区成员。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
    A:   阻碍了全球贸易结构的调整
    B: 促进了英同经济的健康发展
    C: 反映出欧洲一体化有利有弊
    D: 有利于英国领导经济全球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j】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依据下方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大事,概括出这一时期美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等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

    A: 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 美苏展开对话的同时,核战争风险激化
    C: 美国继续遏制苏联,双方军备竞赛升级
    D: 在苏联妥协的前提下,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冷战

    关于冷战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下表简要梳理。

    美国

    苏联

    史料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现在,胜利表明,我们的苏维埃社会制度赢了,苏维埃社会制度已证明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具有活力、更加稳定,……(是)比任何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加优秀的社会组织形式。       

    ——斯大林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入侵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有善意态度的政府。

    ——斯大林

    观点

    ①领导世界的强烈欲望

    ②自身经济制度及需求

    ③反共意识形态的影响

    ④保卫西部边界的安全

    ⑤高度集中体制的优势

    ⑥帝国主义会发动战争

    依据材料及所学,从上述观点中,选取你认为合理的的3个,对冷战的起源做出历史解释。(要求:选取双方观点,明确列出三点,互相联系,展开论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后发的 、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譬如,在现代化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在外部现代文明的冲击、诱导下得以启动的;有必要建立一套对经济以致对社会全面控制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因为,此阶段面临的直接问题往往是救亡图存,变革的对象是反现代化的传统体制,现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再譬如,当现代化进入了高度现代化发展阶段时,这些国家往往采取和平的、改革的方式,发展动力主要来自民间的企业等等。这新的变革对于解放生产力的意义不亚于最初,事实上,如果此次变革进行得不顺利,有可能断送之前阶段取得的成果。

    ——摘编自《后发国家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

    请从上述材料中提取部分信息,围绕“后发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1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8. 20世纪50年代起,俄语和东欧研究一直是美国政府支持的重点。到了80年代,美国政府则特别重视日语、汉语及其相关研究,汉语更是成为其第一关键外语。美国的政策调整(   )
    A:   实现了其外交重心的东移
    B: 反映了冷战形势的缓和
    C: 体现其国际战略的前瞻性
    D: 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第四次模拟试卷
  • 9. 1946年1月5日,杜鲁门当面向国务卿贝尔纳斯表示对苏联在伊朗和土耳其的做法极度不满,声称∶"除非俄国碰到铁拳和强硬的抗议,另一次大战就可能发生……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这一"声称"表明(    )
    A:   雅尔塔体系助冷战思维的出现
    B: 欧洲成为美苏争霸的核心地区
    C: 美苏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凸显
    D: 二战后两极格局雏形开始显现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五县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第二次联考试卷
  • 1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美国是获胜者,在优势中暂时罢手,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用惨绝人寰的决定性方式确定了美国的这种优势。1953年7月12日,苏联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世界恢复了平衡。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Spoutnik),苏联人赢得了一个决定性的起点,因为征服太空也是调整远程导弹,使其射程达1万千米。自那以后,种种成就交替而来,平衡无法确定。双方军备竞赛越来越可怕,“冷战”因军备竞赛激起的互相忌惮而维持,世界其他民族看着这番景象,双眼圆睁,两手空空,感到极大的恐惧和无比的愤怒。这是因为,如果说世界两大巨人的危险游戏既不比昔日欧洲的危险游戏更坏,也不比它更好,但是它却给世界带来了另一种不同的危险。人类处在自我灭绝的危险之中。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世界处在危险之中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军备竞赛带来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