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英国制度有如下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指(    )

    A: 首相
    B: 内阁
    C: 法院
    D: 议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 2. 对现在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和政府首脑特蕾莎·梅表述正确的是(    )

    ①梅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②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梅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③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决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梅为首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A: ②③④
    B: ③④
    C: 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 3.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保护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

    A: 国王立法权被大大削弱
    B: 君主立宪体制有待于完善
    C: 权利制衡机制卓有成效
    D: 《权利法案》未真正发挥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 4. 表2为1820—1913年英美进口关税率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    )

    国别\年份


    1820

    1875

    1913

    英国

    45—55

    0

    0

    美国

    34—45

    40—50

    33

    A: 英美两国实行不同关税政策
    B: 英国的工业化水平高于美国
    C: 自由贸易推动英美工业革命
    D: 关税战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7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卷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血腥的20世纪目睹了“西方的没落”和朝向东方的“世界重新定向”。现实主义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照这种观点,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日益强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美国为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产生声势浩大的争斗。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

    材料二  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

    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概括出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综合所学知识驳斥这一观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与传统大国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Ⅲ)
  • 6. 阅读下面的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表,其中两类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 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
    B: 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C: 三权分立机制逐渐被破坏
    D: 议会受内阁的影响在加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Ⅲ)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是自16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梯次展开的大变革过程。它以科技革命为动力,以经济发展为根本。以工业化为核心,全面波及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等各个领域,使整个社会发生了急剧、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使人类文明在短短几百年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跃进,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一般来说,我们依据一个国家现代化起始的时间以及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因素的来源,可以将所有卷入现代化浪潮的国家分为两类,即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现代化的模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Ⅰ)
  • 8. 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

    一一班固<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一一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一一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四: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以中、英为例进行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 9. “某国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母体,这可以说是某国最令人吃惊的创造,也是对世界的贡献”材料中的某国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10. 19世纪推动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根本动力是(    )

    A: 工业革命的展开
    B: 内阁制的形成
    C: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 殖民扩张的需要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