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

    A: 行政权
    B: 立法权
    C: 司法权
    D: 外交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准确含义是(    )

    A: 君主制度法律
    B: 君主由议会选出
    C: 君主权力受到法律制约
    D: 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3. “国王被赶走,新国王在种种条件限制下登上了王位,于是在人们的思想里,判断一个人的政治行为,已经不是看他们对于国王个人的态度,而是看对国家的态度了”,这描写的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
    B: 法国大革命
    C: 处死查理一世
    D: 光荣革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4. 1688年,英国发生了“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A: 《大宪章》的颁布
    B: 查理二世复辟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光荣革命”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8世纪结束以前,英国已经建立了内阁制,君主只能通过大臣来统治。而大臣是议会成员并对议会负责的,这一体制强调议会和行政的联系,在一个主要方面与孟德斯鸠的原理是相反的。英国的宪法传统是强调“国会至上”的原则,国会是立法机关,国会至上也就是“国会立法至上”,其含义是“对国会的立法权限并无法律上的限制”。因此在英国,国会的立法权几乎无所限制,“英国国会除了把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还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摘自《浅析权力制的原则在美英法三国宪法与宪政中体现》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政府组织大纲》原规定的是总统制,待临时大总统由孙中山让给袁世凯之后,《临时约法》即改为内阁制,以便架空袁世凯,通过国民党在议会中的多数,保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民初的国会,虽然热热闹闹,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进步党,关心的重点不是协商妥协,为民国制定一个新宪法和新制度,而是忙于党争,打击对方的势力,扩充自己的权力。李剑农指出:“从唐内阁到赵内阁,同盟会派的人只恨内阁不能全操入己党手中,以为还是党势太弱,极力扩张党势;非同盟会派的党人,也深感内阁不能全落入同盟会派的手中,一方面权力反对政党内阁之说,一方面也极力造党与之相抗。”

    ——摘自《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败因探讨》

    报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英国形成“国会至上”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内阁制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和英国国会的不同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英国资产阶級革命的复辟时期,当时针对王位继承问题在议会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传统的两派,这就是后来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此时的两大党“没有政党的组织和纲领,其内部也极不统一,只不过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地位逐渐上升,两大党已露出现代政党的许多特征。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两党为扩大在选民中的影响,最终突破了议会内部这个狭小的领域,成为深入社会的政治组织。两党为了拉拢选民实行更加贴近选民意愿的主张,两党阶级基础发生变化,成为现代政党。

    ______摘编自张赫《代议制的英国模式论析》

    材料二:美国自南北战争结束至1932年,共和党占据绝对优势,成为“老大党”。从1932年到1968年,多为民主党执政。70年代以后,两大政党势均力敌,执政时间相差不大。美国历史 上也出现过不少的第三党,他们多次向两党制发起挑战均未成功。美国政党在组织形态上无“形”可塑。但“实际上,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们不仅操纵着选举,从中挑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而且通过两大政党之间相互制衡维护着政治稳定”。当外患大于内忧之时,两党在国内外政策中基本保持一致与合作。

    ——摘编自禄德安《试析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其对美国外交的作用与影响》

    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党政治的特征。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
  • 7. 近代英国的国家权力发生了几次转变:斯图亚特王朝晚期流行的“国王在议会”被“议会至上”取代了;皮特时代的“内阁对国王负责”被“内阁对议会负责”取代了;18世纪末的“能人内阁”被“政党内阁”取代了。人们几乎找不到上述转换的临界点。这表明英国政治变革具有(    )

    A: 渐进性
    B: 反复性
    C: 循环性
    D: 多元性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第四次考试历史试卷
  • 8. 1784年,英国首相庇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专权倾向抬头,而当时有不少议员被国王收买,庇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他的改革得到新议会的大力支持,庇特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这一现象表明(    )

    A: 英国责任内阁体制的出现
    B: 首相取代国王掌握行政权
    C: 行政制衡立法的机制形成
    D: 国王丧失对立法权的控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历史
  • 9.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贫富差距悬殊,贵族宫殿式的庄园与农人破败的茅屋、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与失业工人绝望的挣扎相互映照。保守党前首相狄斯雷利(1804-1881年)说,“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此后,英国走向了(    )

    A: 资本主义制度完善
    B: 社会阶层尖锐对立
    C: 工人运动日益失控
    D: 自由主义政策退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10.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磅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因此拒绝支付。这在本质上反映当时英国(    )

    A: 宪政制度确立
    B: 英格兰银行独立于政府
    C: 国王权力较大
    D: 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