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以后,议会多次呈交权利请愿书进行抵制,宣称:“议会的自由、选举权、特权和司法权,是英国人自古就有而无可置疑的天生权利……”可见,议会革命的目的是(    )

    A: 保证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 要求民主政治
    D: 捍卫议会主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一模历史
  • 2.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到:尽管1832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是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旧的议会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    )

    A: 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
    B: 防止了英国成为垄断帝国
    C: 使议会议席分配趋于合理
    D: 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湘中名校教研教改联合体高三12月联考历史
  • 3. 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

    A: 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 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 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 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湘南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
  • 4. 1689年,詹姆士二世积极谋求爱尔兰天主教力量的支持。1690年,威廉三世率领35000名荷兰蓝卫兵—法国胡格勒信徒—英国新教联军登陆爱尔兰,击败詹姆士二世的21000名爱尔兰—法国联军,詹姆士二世再次流亡到法国。这场战争(    )

    A: 捍卫了英国的立宪政体
    B: 实质上只是一场宗教战争
    C: 阻止英国君主制的复辟
    D: 是近代欧洲首次国际战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高三调研联考历史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学者尼尔·弗格森指出,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公民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支柱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20世纪后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碗,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

    ——据尼尔·弗格森著《西方的衰落》改编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6. 在18世纪结束以前,英国已经建立了内阁制,君主只能通过大臣来统治。而大臣是议会成员并对议会负责的,突出强调了议会和行政的联系,这与孟德斯鸠的原理是相反的。与之相反的“孟德斯鸠的原理”在美国政治制度中体现为(    )

    A: 人民主权
    B: 联邦制
    C: 三权分立
    D: 总统共和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高三联考第四期文综历史试卷
  • 7. 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    )

    A: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B: 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
    C: 使国王丧失了国家元首地位
    D: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12月联考历史
  • 8. 1701年,英同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前举法令宣誓加冕。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这反映了(    )

    A: 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
    B: 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
    D: 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9.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为了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英国先后在1855年和1870年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分别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两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第一,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第三,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些改革,把竞争的机制引进文官制度中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中的腐败现象,改进了文官的素质,激发了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及政府管理上的科学化。英、美文官制度的健全化,使得政治上层建筑适应了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起了保证的作用。

    ——摘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三新课标模拟文综历史
  • 10.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人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天津市八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