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    )

    A: 法国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英国“光荣革命”
    D: 德意志王朝战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
  • 2.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象一:文官制度

    随着社会化大工业及城市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国家事务千头万绪,必须加强政治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官吏;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

    ——程西筠《从恩赐官职到择优录取》

    现象二:劳工福利

    1878年英国实行“工厂与工场法”,限定了工人的最高工作时间。

    1897年英国制定工人赔偿法。

    1908年英国制定关于老年津贴的法律。

    1911年英国制定了“国民保险法”。

    ——丹尼斯·谢尔曼等《西方文明史》

    现象三:帝国主义

    下图是《欧洲人对帝国主义的一个幻象》,它揭示了西方人对于帝国主义的理想化看法。图中一位白人修女教乌干达女孩怎样使用缝纫机。画面明确地将虔诚的、美丽的欧洲妇女和谦卑、举止端方的孩子们进行对比。

    概述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合理性。

    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劳工福利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册历史第五次双周考试卷
  • 3. “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这是一个,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历程开始的地方……”诗中所描述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日本
    D: 英国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4. “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5. 《英国政治制度史》写道,“它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这里的“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内战的爆发
    B: 光荣革命
    C: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议会改革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6.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 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 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
  • 7.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主要条件是(    )

    A: “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B: 海上霸主地位的逐步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C: 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D: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下令“片板不许下海”;清政府“规定私人不得从事海外贸易”,甚至要“将私自出海者杀头和灭族”这样,以后“尽管有种种机会向海外召唤,但中国还是决定转过身去背对世界。”

    材料二:西班牙与中国的贸易以菲律宾为中转而进行。万历四年(1576年),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宾,中菲间的贸易迅速升温。福建、广东海商“将中土丝、绵、缎布、瓷、铁等贵货运到彼番国,不卖货物,只卖金银”。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商品,西班牙人只能从殖民地墨西哥调运白银来交换,然后西班牙将中国商品运往南美。为维持这样一种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他们不得不加快墨西哥白银的开采与多条菲律宾海上航道的开辟。其中最重要的是墨西哥西海岸Acapulco港,横越太平洋至菲律宾的航线。          ——杨天明《明末清初外国银元内流问题研究》

    材料三:17世纪的英国人沃尔特·雷利爵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艾跃进《从海防意识看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的英国是如何“控制了世界”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9. 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此后人们相信“影响宪政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政本身内部找到”。符合麦考莱观点的是(    )

    A: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B: 工业革命是英国近代的最后一次革命
    C: 《权利法案》对英国政治发展影响深远
    D: 1688年后英国没有对宪政进行任何改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卷
  • 10. 下列国家中,19世纪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是(    )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俄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