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

    A: 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B: 加强中央政府权威
    C: 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D: 增强区域文化认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了整治吏治,宇文泰将贪赃者放宽到满三十匹才处大辟死罪,这比《梁律》的满十匹处死和北魏北齐的“脏满一匹者死”都要宽松,但这是为了更好地执行法律。他赫然公告:“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史书记载,宇文泰“用法颇严”,一旦发现贪脏枉法的官吏.即给予惩治。对于以前的贪官,宇文泰还制定了“征备之法”,就是以前犯的事赦免,但只要有线索可以追查到的,一定要追查到底,记录在案,贪脏所得一定要追索回来。……建立文案程式,所办事项都要绩效勾检,确保落实。所有收支都要黑笔记入,红笔记出,收支数据一目了然。

        若名历史学家陈寅格对这股起于北疆的政治集团能取得三国竞逐的最后胜利称羡不已:“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反腐的胜利。

    ——《人民文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文泰整倾吏治的主要摘施。

    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宇文泰整顿吏治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帝既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与他同时代的司马迁评价其“四海承平疲耗中土,事彼边兵,人无聊生。偏观嬴政,几欲齐衡”。百年后的班固则称其“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知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指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摘编自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汉武帝的一生的重大事迹。

    报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三位史学家会对汉武帝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4. 《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潘服大臣、府州县宫诸考察,大事奏裁,小亊立断。”这反映出明朝“巡按”(    )

    A: 可代替皇帝作出决策
    B: 监察权力的不完整
    C: 兼有少量大案裁决权
    D: 凡事须向皇帝奏报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试卷
  • 5. 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挙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史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B: 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C: 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4月模拟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汉大将,戎马一生,忠勇过人,但也刚愎自用,后败走麦城,被擒身亡。魏晋南北朝时期关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以英雄义士而非神人、圣人形象出现。唐中期,荆州民众开始自发兴建庙宇奉祀关羽,但诗人们咏三国故事还是以诸葛亮和刘备为主,很少有诗涉及关羽。北宋时期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受到重视,统治者一路加封,关羽由“侯”而“公”而“王”,成为护佑国家的最高武神。而正一派道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又成了道教的财神。元代时关羽又成为皇帝参加的“镇伏邪魔护安国”法事的“监坛者”,人们相信关羽的驱邪镇魔的作用。明中叶以后,其庙与“孔庙”并称,关羽成为知名度超过孔圣人的“武圣”。每年五月十三,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加上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明末清初“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市和村落,成为全民各个阶层特别是游民和行商所接受和崇拜的“关帝”,而且随着华侨走向世界。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概括历史上关羽崇拜形成过程中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上关羽崇拜形成发展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4月模拟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7.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

    A: 秦汉时期
    B: 魏晋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淸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8. 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

    A: 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 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 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9. 元祐五年(1090年)规定:“凡私自刊刻实录或会要着,徒二年,告者赏緡钱十万。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宋朝此举的目的是(    )

    A: 严禁刊印历史和政治类书籍
    B: 规范图书市场以避免无序竞争
    C: 严格图书审查以维护其统治
    D: 实施版权保护以维护作者利益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10.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李庭芝(1219-1276),字祥甫,随州人,南宋名将。嘉熙末,投到京湖制置使孟珙的幕下。宋嘉熙末年,四川有警,他受命治建始县,广选壮士,教农习武,加强了对蒙古军的防御力量。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主管两淮军务,率军击败蒙古军进攻。此后,在扬州安抚民众,发展生产,扩充军队,加强城防,继续抗元。咸淳五年(1269年),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援襄阳,因受权臣贾似道掣肘而失利,被贬官,九年七月,任两淮制置安抚使。德祐元年(1275年)春,率军民坚守扬州,元久攻不克。次年初,宋廷降元,两次下诏促其投降,均遭拒绝,三月,忽必烈遣使招降,李庭芝斩其使臣,激励军民誓死抵抗。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七月“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李庭芝将扬州的防守任务移交给副使朱焕,朱焕开城投降。泰州守将孙贵、胡惟孝又开城门降元,并将李庭芝献给元军。李庭芝被押到扬州后,仍然誓死不降,最后以身殉国。——摘编自白话本《宋史·李庭芝传》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庭芝抗元的史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庭芝的功过。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