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 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 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C: 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 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 2.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致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

    材料二:表2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

    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以来的政治发展史中,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唐朝政府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_x0000_i1028

    材料二: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有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美)詹姆斯·罗伯特

    根据材料一,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图2说明新生的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中国唐朝和美国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 4.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对表格内容带来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时期

    两宋

    明清

    比例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 巩固了封建统治
    B: 扭转了传统等级观念
    C: 严重摧残了人才
    D: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 5. 《贞观政要》记载:“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或有护己之短,忌 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这表明三省设立的目的是(    )

    A: 相互监督,合理分工
    B: 相互监督,检讨政事,巩固专制皇权
    C: 相互监督,确保民主施政
    D: 相互监督,加强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晋自中兴以来……公(刘裕)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公至江陵,下书曰:“凡租税调役’悉宜以见户为正……时民居未一,公上表,“于是依界土断”。(土断指居民不分侨旧,以现居地为准,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永初元年(420年)六月,即皇帝位,国号为宋,诏曰:“往者劫科峻重,今王道惟新,政和法简,可一除之。”辛酉,“蠲租布二年”,二年三月,“州置将不得过五百人,吏不得过五千人”。又下诏:“博延胄子,陶奖童蒙,选备儒官,弘振国学。”后刘义隆继位,改元元嘉……斯固盛也。

    ——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宋书·文帝本纪》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裕在称帝前后的治国措施与政策。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刘裕治国措施与政策进行评价。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Ⅱ)
  • 7. 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B: 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 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Ⅰ)
  • 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宋时期的中央监察制度由御史、谏官、封驳官三大体系组成。唐朝前期,御史掌“纠绳不法” ,监察百官;谏官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 ,规谏皇帝;门下省掌审议、驳奏,监督决策,正如唐太宗所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宋初曾仿唐设谏官,如谏议大夫、司谏、正言。那时谏官多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至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时,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并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言事的责任。谏官的职务得以确定,使谏院初具规模,仁宗明道元年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谏院开始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宋王朝分散监察权,在中央和地方上设各级监察机构,实行层层监督。

    ——摘编自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监察制度有哪些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监察制度改革进行评价。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Ⅰ)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于努尔哈赤晚年一些错误改革的推行,致使战乱中的辽东经济受到空前破坏。成千上万的汉民纷纷起来进行反抗,就连女真人也有逃亡。皇太极即位后启用汉官,在其辅佐下以汉、金为榜样,有选择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首先,在农业政策上,改变努尔哈赤时期采取的“掠民为奴”,把辽沈地区农民附庸在女真族的庄园中进行耕作的政策,从而稳定和激发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吸收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和明降官降将参与申明法令,这种改变实际是使广大汉民摆脱奴隶或农奴的地位,重新恢复他们自耕农身份。其次,在政治上,注意缓和女真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以明朝为样板,建立封建化制度。在文化思想上,从本民族团有文化特点出发,有选择地接受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提高女宾人的文化素质,希求较快地改变后金文化落后的社会而貌。由于皇太极全面实行改革,很快地稳定了后金的统治秩序。

    ──袁阔琨、魏鉴勋《试论皇太极的文化改革》

    根据材料,概括皇太极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皇太极改革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四川省巴蜀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10. 下列哪一制度的运作是宰相无法专权,皇帝也不能完全独裁?(    )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
    D: 内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历史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