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 2.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

    A: 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 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联考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货。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融之,或加刑诛。抉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

    ﹣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概括武则天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的措施对唐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 4. 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

    A: 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 由不公平到公平
    C: 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 由封闭到开放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安徽省蚌埠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 5. 李克强总理强调 “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指明了历代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从秦汉起,中国政府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政府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解决“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

    A: 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B: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C: 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D: 推动丞相制度走向瓦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 6.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古代选官制度是(    )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7.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 增加税收
    B: 恩泽贵族
    C: 实现民族融合
    D: 削弱王国势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源于1785年宪法的制定,1787年9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出来,交给公众审查。

    ──﹣房龙《美国史事》

    材料三:

    材料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一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图3“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运动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材料四中的“这里”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做出了那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交尚书省施行。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工具上的革命……动力上的革命……生产组织方式上的革命,这三大革命按时间来说隶属于同一时代,并且在商业贸易的带动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英国工业革命最终爆发。

    ────郭咸纲著《西方管理思想史》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如图

    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及所学概述其影响。

    依据所学指出材料二中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三个“革命”性发明。

    依据所学概述材料三中两位人物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所反映的史实是新中国在哪一领域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总结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 10. 为了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设置了(    )

    A: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B: 节度使控制地方军权
    C: 通判负责监督地方长官
    D: 三省六部削弱相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