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
A: 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 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 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D: 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上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这一惯例( )
A: 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
B: 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 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
D: 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上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按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所以“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由此可见( )
A: 宋代官僚体系的成熟
B: 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
C: 宋代行政效率有提高
D: 宋代破解了藩镇难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上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 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上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
A: 皇权被削弱
B: 相权得到加强
C: 中书省独揽大权
D: 中书省职能专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上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
A: 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 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 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 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上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 实行更戍法
C: 设置转运使
D: 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湖北省江汉平原高中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 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文中的“选拔制”是( )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湖北省江汉平原高中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
A: 察举制的弊端
B: 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 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 世官制的沿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湖北省江汉平原高中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根据图一,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主要职能各是什么?
图二体现了什么原则?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原则在美国联邦政体中是如何体现的?
对比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相似之处?本质上有何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湖北省江汉平原高中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