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  )

    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
    C: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江西省鹰潭市一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2.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体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

    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严惩官吏腐败,推动吏治清明
    C: 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D: 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 3. 《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

    A: 中央监察机构更加完善
    B: 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监察
    C: 汉代官僚队伍廉洁高效
    D: 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 4. 元世祖诏立“中书省”总理全国军务,所谓“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不仅总管内外,而且也统辖六部,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   )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 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力图解决宰相专权的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 5. 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对(   )

    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上述现象

    A: 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
    B: 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
    C: 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
    D: 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上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 6. 唐朝时,所有诏敕既须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共认,后盖政事堂印。宋朝台谏制,“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其他权臣以纠正焉,由此可知唐宋时期。(   )

    A: 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 政事堂形成民主政治雏形
    C: 皇权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            
    D: 已有了权力制衡分权机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卷
  • 7. 宋朝政治的基本特色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做到“无内乱”,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以及因其而引起的内讧、残杀。这反映出两宋时期(  )

    A: “家天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B: 制度建设预防措施执行较好
    C: 士大夫集团与皇权相对制衡
    D: 传统伦理道德秩序得以重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第13次周练历史
  • 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驾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概括武则天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的措施对唐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第13次周练历史
  • 9.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周考(8.14)历史试卷
  • 10. 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 反对中央集权
    B: 主张建立内阁
    C: 主张加强相权
    D: 反对三省六部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周考(8.14)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