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元朝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分别是(  )

    A: 宣政院、台湾府
    B: 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C: 理藩院、澎湖巡检司
    D: 理藩院、台湾府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襄阳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不打上君主专制的烙印,其中《百家姓》中姓氏的排序就能体现出来。流传至今的《百家姓》版本很多,其中有一位收藏爱好者藏有这样一种版本,其首句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由此可推断这一版本的《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西周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襄阳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3. 此项制度使“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

    A: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D: 妄说百代行秦制,军功授爵成黄粱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襄阳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4. 清代学者赵翼指出汉初“布衣将相”现象是“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西汉的统治基础是下层民众
    B: 贵族社会的进一步解体
    C: 市民阶层掌控了国家政权
    D: 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湖南师大附中等校高三四校联考历史试卷
  • 5. 宋、明以来中国历史存在大量“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有史料载,胥吏们“父以传子,兄以传弟,钱粮出入,尽归掌握”。对这一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说明了宗法制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 实际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C: 导致国家组织能力被严重地削弱
    D: 使得国家财政税收改革往往阻力巨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 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 7.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分别是指(     )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和郡县制
    D: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吉林东北师大附属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 8.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该学者理解的“回潮”对应的历史时期大约是(     )

    A: 秦汉
    B: 隋唐
    C: 魏晋南北朝
    D: 明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吉林东北师大附属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 9.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如果被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 便于对权力的约束权
    D: 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吉林东北师大附属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 10. 《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 继承周朝的分封制
    B: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D: 汉武帝的“附益之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吉林东北师大附属中净月校区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