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反映唐朝当时的实质问题是( )
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宋太祖时期规定,由刑部复核各地重大案件;宋太宗时,在中央设审刑院,各地重大案件,先由大理寺断定,再报审刑院评议成文,上奏皇帝。审刑院不归宰相统领,直属皇帝。这表明北宋时
A: 已经形成了权力部门分立的政治体制
B: 已经形成了司法独立的体制
C: 司法相对公正
D: 避免了冤假错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在选官用人方面,科举制较之九品中正制公平。因为在科举制下选拔的官员
A: 都是具有治国才能的人
B: 都是中小地主出身
C: 大多出身于农民
D: 依据的标准相对客观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
A: 门下省
B: 中书省
C: 尚书省
D: 礼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指出:“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
A: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B: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 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D: 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 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B: 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C: 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
D: 有利于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朝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止。”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唐朝的赋税比隋朝重
B: 唐朝的赋税是隋朝的十分之一
C: 唐朝农民的负担依然很重
D: 唐太宗晚年时已经沦为暴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机制是
A: 尚书→中书→门下
B: 尚书→门下→中书
C: 中书→门下→尚书
D: 门下→中书→尚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美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件主要反映( )
A: 汉朝选官主要依据儒家思想
B: 汉朝察举制存在着消极影响
C: 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
D: 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郡。……自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关于以上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执法不避皇亲国戚以警示贵族官僚
B: 改变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格局
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
D: 创立诸侯只享用租税而无治民权并受所在郡监督的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