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蚂蚁能通过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岛到达另外一个小岛。

    ②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观察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是直接爬向A岛。
    蚂蚁是依靠进行通讯,除此之外,动物的等都可以传递信息。
    蚂蚁成员内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行为的动物。
    实验结束后应该将蚂蚁怎么处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 关于“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B: 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
    C: 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D: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3. 某实验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进行“绕道取食行为”的探究,得到结果如表,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0

    67

    6

    分析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A: 甲、乙、丙
    B: 丙、甲、乙
    C: 乙、甲、丙
    D: 甲、丙、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4. 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并获取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6秒

    54秒

     

    A: 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
    B: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C: 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D: 若用不同的小鼠做实验,次数可能会不同,说明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智升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5. 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由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声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大字,招来许多蚂蚁,顶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
    蚂蚁能够按照人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蚂蚁喜欢
    蚂蚁之间靠传递信息。
    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行为特征的动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青龙山农场场直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
  • 6. 菜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探究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得到如下表结果: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的尝试次数

    30

    62

    10

    下列对表中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走迷宫获取食物是一种学习行为
    B: 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C: 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
    D: 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可能是:乙→甲→丙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

    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观察法和实验法相结合。

    A: ①②③
    B: ①
    C: ②
    D: ①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为了研究动物行为,某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小白鼠经过训练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吗?”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饥饿的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分别用三只小白鼠做实验,每只小白鼠做三次实验,每次都保证小白鼠处于饥饿状态。迷宫示意图和实验数据如表。

    小白鼠

    小白鼠找到食物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图片_x0020_645379674

    针对该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一个合理的假设:。该实验设计使用三只小白鼠的作用是
    针对该实验的实验设计,以小白鼠为实验变量,再提一个探究问题:?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小白鼠一生下来就会吮吸乳汁,是一种行为,经过训练,小白鼠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这是一种行为。通常小白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白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的作用。
    上述实验中,若把小白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经过短时间训练获取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9. 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把一块牛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放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

    分组

    处理方法

    灭菌

    灭菌后接种细菌

    不作任何处理

    保存方式

    无菌环境

    无菌环境

    自然条件

    根据资料一回答:

    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这是受控制的行为,蚯蚓和小白鼠学走迷宫的行为属于
    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
    根据资料二回答: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组进行对照实验。
    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引起的,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或者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星华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10. 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

    动 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丁→丙→甲→乙
    D: 甲→丁→丙→乙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