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人们把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的现象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 2. 直到近代人们才认识到发酵现象是由引起的。制作酸奶时必须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因为乳酸菌是一种 细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 3.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 4. 酒酿是发酵的产物,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发酵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 5. 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的微生物,以生产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 6. 小倩同学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操作 方法如下:

    消毒:将1L牛奶放在锅内加热到82℃接近沸腾,然后平均分三份倒入A、B、C三个已消毒的0.5L广口瓶中。

    加入接种:分别在A、B两个广口瓶中加入40mL两种不同品牌的酸奶,在C瓶中加入40mL自来水,并搅拌均匀。

    密封发酵:将三只广口瓶封好,放入38℃~44℃的烘箱内保温约1h。

    观察:1h后,每过30min观测一次,如果瓶中的牛奶已经凝固呈果冻状,说明酸奶已经做好了。请分析:

    制作酸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能否用微波炉制作酸奶?理由是:

    某同学按照此步骤操作后,在A、B瓶中均未品尝到两个原有的品牌酸 奶的味道,C瓶中还有馊味。试分析失败的原因: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酸奶保留了鲜奶的营养成分  
    B: 酸奶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的饮品
    C: 酸奶酸甜爽口、容易消化,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D: 食用酸奶后,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 8. 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菌种,与米饭混匀后装入瓷坛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过程作简单分析:

    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

    为什么要冷却到30℃才可以加入菌种? 

     

    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

    如果发酵坛不密封,可能造成什么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 9. 下列属于现代发酵技术应用的是( )

    A: 制酱
    B: 制醋
    C: 制腐乳
    D: 制青霉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发酵技术,并且知道发酵的原理
    B: 发酵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能够人为地改造微生物,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的新阶段
    C: 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D: 发酵技术与人类关系密切,但是其发展的历史还很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