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各种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
    A: 春天,花香扑鼻
    B: 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变干
    C: 秋天,出现了沙尘暴
    D: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 2.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 炒菜时,满屋飘香
    C: 扫地时灰尘四起
    D: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 3. 海鲜粥是北部湾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而且粥的温度越高,香气就越浓,这是为什么?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凉得更快,这又是为什么?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 4. 下列现象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 大扫除时,漫天飞舞的灰尘
    B: 中午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就闻到家里饭菜的香味
    C: 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
    D: 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 5. 用锋利的刀切洋葱,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对洋葱的,达到更容易将洋葱切碎的目的。切洋葱的人闻到洋葱的气味是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 6. 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现象,说明液体分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 7. 下列是关于水蒸发致冷现象的解释,

    ①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大有小;

    ②剩余的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③剩余的水分子运动速度相对较小;

    ④速度大的水分子动能大,更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

    此解释合理的顺序是(   )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②①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19年中考科学试卷
  • 8.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 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 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空隙减小
    D: 水分子聚合在一起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考试B班检测试卷
  • 9. 化学知识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衣 1.鉴别羊毛制品和化纤制品可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 2.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乳化作用
    B: 食 1.蔬菜含维生素,种植时使用尿素[CO(NH22]属于有机氮肥 2.生火煮饭离不开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 住 1.修建房屋使用的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行 1.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主要目的是为了美观 2.活性炭包可用于吸附车内的异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2 塑料、纤维和橡胶
  • 10. 如图,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板从水中缓慢提起,关于测力计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板浸没在水中时最大
    B: 玻璃板全部在空气中时最大
    C: 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最大
    D: 整个过程中测力计示数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3 阿基米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