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科学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浙教版
华师大版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综合说理题
解答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超市卖的一种“自热米饭”,是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很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撕开外包装,将里面自带的发热用水包倒在发热包上,水和发热包自动混合升温,将米饭和菜肴蒸熟,8~15分钟即可食用。
该自热米饭的发热包利用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菜肴包的包装,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金属铝,目的是更快速地使菜受热,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
上层盛装米饭的为塑料制品,塑料中的增塑剂分子加热更容易进入食物,因此建议大家不要经常食用自热米饭。请你从微粒的观点解释“增塑剂分子加热更容易进入食物的原因: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19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宁波粽子用料讲究,除了糯米外,另外还有猪肉、碱水、豇豆、豆沙等辅料。外用叶包裹。味道香糯可口,食之唇齿留香。
煮粽子时,小科老远就闻到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煮粽子时,为了避免把锅熏黑,会在锅外贴上一层报纸,小科发现粽子煮好后,报纸仍然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
碱水棕是宁波的地方特色,“碱水”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NaHCO
3
),其属于
(填“酸”“碱”或“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浙江各地区“立夏”的食俗有所不同,甲图是各地立夏时吃的食物。
蚕豆幼苗在长出绿叶之前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
煮茶叶蛋时,蛋壳很快染上茶色,把蛋放在冷的茶水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小明拿出两个熟鸡蛋做“撞蛋”游戏。两鸡蛋相撞,一蛋破碎,另一蛋未破,小明认为这是因为一只蛋受到较大的作用力,所以破碎了。请你判断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分析一蛋破碎、一蛋未破的原因: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2019年九年级科学3月份中考模拟检测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纳米纸上互相靠的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 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19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西湖龙井”为古代的贡茶,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中的香气分子扩散的结果
B: 泡茶时,部分茶叶沉下去——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 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主要是由于吹出的气带走了大量的热
D: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秀洲区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使用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声音,能增加振动的振幅,听的更清楚
B: 医生给儿童肌肉注射疫苗时,是利用大气压强将药液压人儿童肌肉内的
C: 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
D: 医生用B超给病人体检时,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获取图像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19年九年级科学3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B: 物体的重心位置可能不在物体上
C: 在墨水滴入水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墨水分子在运动
D: 弹簧测力计只能在竖直或水平方向使用,不得倾斜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9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4)(华师大版)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则:
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变蓝色(选填“会”或“不会”)。
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来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
(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
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
(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事实。
水变成水蒸气是因为
水在通电情况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调研(一)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每年三、四月,福建会出现“回南天”的气候现象,即南海吹来的暖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发生物态变化,使当地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与暖气流相比冷空气中分子的运动速度更大
B: “回南天”气候现象的形成原理与烧开水壶嘴冒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
C: “回南天”现象的形成主要是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碰撞做功导致内能增加
D: 与冷空气相比暖湿气流所含有的热量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658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
13063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