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房玄龄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致教之源,尽直工之要,囊括区字,化成天下.”唐太宗曰:“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

    材料三  (康熙)为了化解当时最突出的满汉对峙问题…一方面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修墓明史,开设博学鸿儒科,招抚网罗汉族文人;另一方面则大兴文字狱…他在严申法纪的同时,尤其重视德治,以儒家理学思想对天下施以教化,要人们遵行礼法.          ﹣﹣﹣《欧洲时报,周末特刊》

    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所处时代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思想领域出现的活跃局面;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断发展,后世一些统治者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如教材中引用唐太宗之言:汉昭帝到清康熙帝,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遵祟规格不断提高,这表明儒家思想的得到不断强化.

    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中房玄龄的观点是什么?对唐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②依据材料三,归纳康熙帝的治国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我选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儒学经典名言.两千多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今天任有其价值.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卷
  • 2. 孔子希望恢复传承西周的政治制度,庄子对此提出批评.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

    请回答:

    “中国文化历史,秦汉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请写出墨、道两家代表人物各一位.依据材料指出,唐宋后“儒释道”三家中“释”是指什么?南怀瑾说“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粮店”,你从中获得了哪些精神食粮?(列出两点)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主要也是三家,除了儒家和道家,另外还有哪家?其代表人物商鞅推行的哪项措施最能体现其变法性质?

    宋代时,儒学发展成为理学,请例举一位当时湖南有名的理学大师.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
  • 4.

    如图是在邵阳市爱莲文化广场拍到有人站到周敦颐雕像上的不文明现象图片.假如时光倒流,儒家学派对待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态度是(  )

    A: 模仿拍照
    B: 听之任之
    C: 严厉处罚
    D: 批评教育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试卷
  • 5. 主张“以政为德”“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墨子
    C: 庄子
    D: 孟子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 6.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属于他思想的是(  )

    A: 仁政
    B: 无为
    C: 兼爱
    D: 法治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历史试卷
  • 7.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为政以德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 8.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黄帝
    B: 老子
    C: 孔子
    D: 董仲舒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 9. 五千年奋斗结晶的中华传统文化,正滋养着我们.据要求回答问题.

    社会大变革一定是思想大发展的时代.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主要思想与“百家争鸣”中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近代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汪荣组认为,康有为和章炳麟是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先锋.阅读下列摘自《康章合论》的材料:

    甲:1878年,康有为在求学时,“息思苍生国苦,则同然而哭.”1879年,他又说:“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志.”

    乙:章炳麟希望即使国亡,国魂可以不亡,终可复国.欲令国魂不亡,唯有掌握国性,坚持文化认同.…主张读经与其提倡国学,都是出之于保持中国文化特性的冬季,而文化特性有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

    请回答:①甲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志向?写出它的主要政治活动.②概括以中章炳麟的主张.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这一主张持何种态度?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有学者认为,社会繁荣后,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也逐渐理智.写出我国决定开始改革开放的会议名称,列举此后我国在理论和祖国统一方面的重大成就各一例.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卷
  • 10.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 《韩非子》
    B: 《孙子兵法》
    C: 《道德经》
    D: 《论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5.21活跃的学术思想课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