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了测量黑板擦背面与讲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讲桌一端垫高,桌面与水平面形成一倾角为a = 15°的斜面(已知sin15° = 0.26,cos15° = 0.97),黑板擦可在桌面上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黑板擦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黑板擦下端视频记录的图像,记录黑板擦下端图像的7个计数点0、1、2、3、4、5、6,测量六个时间间隔内的距离分别为:s1= 5.81cm,s2= 7.62cm,s3= 9.40cm,s4= 11.21cm,s5= 13.79cm,s6= 14.21cm,时间间隔t = 0.25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0m/s2
    由题目所给数据,求黑板擦经过计数点2时的速度v2= m/s;

    根据表格数据做出v—t图像,并判断表中给出的数据,误差比较大(填v1、v2、v3、v4、v5),应该剔除;

    计数点

    1

    2

    3

    4

    5

    速度(m/s)

    0.27

    0.41

    0.50

    0.56

    黑板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
  • 3. 某实验小组利川智能手机借助如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规律、刻度尺的零刻线靠近斜面底端,在距斜面底端较远处选一点A,记录下对应的刻度值为x0 ,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为g,实验操作步骤下:

    ①将滑块用手固定于斜面上B处,打开手机录像功能释放滑块并记录滑块的运动情况;

    ②通过慢放视频,在A点下方选择M点,读出M点在刻度尺上对应的读数x;

    ③继续通过慢放视频记录滑块前端到达A点与M点对应的时刻t0和t;

    ④改变M点的位置,重复步骤①②③,测出一系列x、t0和t的值。

    根据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滑块从A点运动到M点所通过的位移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滑块从A点运动到M点所经历的时间 ,实验小组通过测量多组数据绘制出 - 的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若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实验小组还想通过此装置计算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出(填写所测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则μ=(用题目中所给的字母及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要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要保证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电源应采用(填“4-6V交流电”或“220V交流电”);还需要的器材有(填“复写纸”或“墨粉纸盘)。
    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有___________。
    当装置安装正确,实验操作符合要求后,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6cm,x5=9.60cm,x6=10.24cm,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若测得滑块的质量M,砝码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因未考虑砝码盘的质量,导致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
  • 5.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可视为质点的滑块。

    第一次实验,如图甲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右端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乙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M距离P′间的水平距离x2

    图片_x0020_100005

    本实验必须的测量仪器是
    为测出动摩擦因数,第二次实验还需测得物理量是;(写出需要的物理量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为测量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贴有标尺的瓷砖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倾角为 的斜面(已知sin =0.34,cos =0.94),小铜块可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小铜块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视频记录的图像,获得5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T=0.20s)内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si(i=1,2,3,4,5),如下表所示。

    s1

    s2

    s3

    s4

    s5

    5.87cm

    7.58cm

    9.31cm

    11.02cm

    12.74cm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 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全国甲卷)
  • 7. 为了测量滑块(视为质点)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斜面体可以沿着桌面移动,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

    实验步骤如下:

    a.测出桌面距水平地面高度h,

    b.将斜面体锁定于距桌面右端一定的距离A点,把滑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图中未画出),测出P点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离为

    c.将斜面体沿着桌面向右平移至B点并锁定,测出B点与A点距离d。再次让滑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并落在水平地面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测出Q点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离

    为完成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用题中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若不测量桌面距地面的高度,用一定的方法测出滑块从飞离桌面到落地的时间t,其他测量步骤不变,(填“可以”或“不可以”)测出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1年高考理综物理押题密卷B【新课标Ⅲ卷】
  • 8. 某研究性小组学习动能定理后,设计了一个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他们在高为H的桌面上放置一个导轨,导轨由倾斜部分和水平轨道组成,水平轨道末端恰好在桌面边缘,倾斜轨道和水平轨道光滑相连,导轨各部分动摩擦因数视为相同。将一个小滑块从倾斜轨道高h处由静止释放,滑块滑离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落到了水平地面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184046660

    本实验中除了需要测量出滑块释放时离桌面的高度h和桌面高度H以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要求明确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和对应的符号)
    本实验中测得的摩擦因数μ=;(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本实验的误差来源有。(需写出两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胶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某实验小组做“测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在水平桌面上固定放置一块长木板,长木板的一端固定一轻质定滑轮,靠近定滑轮的B处固定一个光电门,现有一滑块上端固定遮光片,侧面固定另一轻质滑轮,如图甲所示,在绳子的作用下从长木板另一端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滑块通过B处的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保持L=0.5m不变。不计滑轮质量及其与绳子之间的摩擦。

    实验时,下列必要的操作是____(请填正确答案标号);
    某次实验时,光电门显示遮光时间为t,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F。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则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用给定字母表示),从而可以得到一组( , F)数据;然后多次改变所挂重物的质量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时,滑块都从长木板的A处由静止释放,得到多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作出的滑块的速度平方与力传感器示数F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g=10m/s2 , 则滑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为kg,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10. 某同学要测定物块m与转盘A间的动摩擦因数。他组建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左侧转轴过转盘C的中心,两者固定,右侧转轴穿过转盘A、B的中心,三者固定,转盘B与C间通过一根皮带连接,皮带与转盘间不打滑,在转盘A的边缘放上物块,不计物块的大小,他测出转盘B、C的半径之比为2:1.于是他转动转轴上的手柄P,整个装置转动起来.逐渐增加手柄转速的同时观察物块,发现当手柄P转速达到n时,物块恰好沿转盘A的边沿切线飞出.另一同学帮他测出转盘A的半径为R,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根据上面的信息,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问题:

    手柄P的转速为n时,转盘C的边缘某点的角速度是
    手柄P的转速为n时,物块的角速度是
    物块m与转盘A间的动摩擦因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