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其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N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9.25N

    C.按图甲的装置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并即刻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平行于桌面的细线

    图片_x0020_100012

    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有一个步骤存在错误。多余的步骤是,存在错误的步骤是
    按正确方法重新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N。
    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木块A和木块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粗糙曲面AB固定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通过数字计时器能记录并显示遮光条的遮光时间t。实验时将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m从曲面AB上的某点自由释放,小物块通过光电门P后停在水平面上某点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图片_x0020_100012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其读数d=cm;
    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除遮光条宽度d及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
    动摩擦因数μ=(利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如图1所示,是测定小物块与水平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一种方案,将带有曲面部分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其水平部分合适位置安装光电门,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将带有挡光片的小物块从曲面上不同位置静止释放,光电门记录挡光时间为t,用刻度尺测出小物块停止的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x,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图片_x0020_100013

    图2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若用图像法计算动摩擦因数,应作出图像(填x−t、 −t或 −t 2);
    在(2)的情况下,得到图像斜率为k,则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三次考试试卷
  • 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轻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与竖直挡板连接。

    图片_x0020_100013

    ⑴将挡板位置固定,用小物块压缩弹簧至合适长度,用刻度尺量出此时小物块到桌子右侧边缘的距离x1 , 由静止释放小物块,小物块被弹开后,沿桌面滑动,并从桌面右侧滑离,记下小物块落在地面的位置A。

    ⑵改变挡板固定的位置,再用小物块压缩弹簧,弹簧压缩后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用刻度尺量出此时小物块到桌子右侧边缘的距离x2 , 由静止释放小物块,物块被弹开后,沿桌面滑动,并从桌面右侧滑离,记下小物块落在地面的位置B。

    ⑶要测量小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写出物理量及符号),小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已知的物理量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物理10月阶段检测试卷
  • 5. 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整个实验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放置在木板上的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在木块上放置砝码。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下列三个因素中,会引起测量误差的一项是(填序号)

    ①向右拉木板的速度未能保持恒定

    ②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

    ③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未保持水平

    改变木块上砝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后,在图乙中描出了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f与砝码质量m间的关系图线。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a,则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木块的质量为M=。(用k、a及重力加速度g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十月联考试卷
  • 6. 某同学为了测量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金属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始终静止,他先用打点计时器测出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动摩擦因数。

    图片_x0020_100020

    实验时是否需要使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m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是否需要把金属板的一端适当垫高来平衡摩擦力?_________
    图乙是某次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木块的速度为m/s,木块运动的加速度为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若打图乙纸带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50g,木块的质量为200g,则测得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xj)山东省济南市济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 7. 利用图示装置可以测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水平粗糙桌面左端固定着定滑轮,B点固定着光电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拴接质量为m的重物和质量为M的物块(含宽度为d的遮光条)实验时每次都由静止释放物块,多次改变物块释放点A的位置,记录每次A、B间的距离x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图片_x0020_100018

    物块通过B点的速度vB=。(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下列各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运动过程中x与t之间关系的图象是_____。
    若(2)问中正确图线的斜率为k,则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如图,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6

    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m/s2。铁块沿木板下滑时的加速度为(结果保留2位小数),进一步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结果保留2位小数)。

    图片_x0020_100017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质量检测试卷
  • 9. 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整个实验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放置在木板上的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在木块上放置砝码。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图片_x0020_100019

    下列三个因素中,会引起测量误差的一项是(填序号)

    ①向右拉木板的速度未能保持恒定

    ②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

    ③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未保持水平

    改变木块上砝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后,在图乙中描出了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f与砝码质量m间的关系图线。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a,则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木块的质量为M=。(用k、a及重力加速度g表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株洲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调研考试试卷
  • 10.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图片_x0020_1879949718

    回答下列为题:

    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cm.
    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
    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 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
    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