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了只用一根弹簧和一把刻度尺测定某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为定值),某同学经查阅资料知,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由伸长量为x至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弹力做功为 kx2 , 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

    图片_x0020_2094323118   

    第一步:如图所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弹簧处于原长时另一端在A点.现推动滑块将弹簧压缩至B点,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到达C点时停止.

    第二步:将滑块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下,弹簧伸长后保持静止状态.

    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滑动过程中有关物理量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你认为该同学应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写出名称并用符号表示):
    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滑块与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的计算式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如图甲是实验室测定小物块和水平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将带有遮光条的物体由曲面的顶端无初速度释放,物体经过光电门瞬间可通过数字计时器记录遮光条的挡光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停在水平面上的A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实验需用游标卡尺(20分度)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d=mm;
    为了完成本实验,还需要测量A点到光电门的距离s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采用图像法来处理实验数据,他们根据(2)中测量的物理量,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寻找关系,其中合理的是___。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物理联合模拟考试一模试卷
  • 4.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图(b)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纸带上5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间距离如图所示,则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已知物块的质量为m1 , 所悬挂钩码的总质量为m2 , 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中测得的加速度用a表示,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5.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实验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A点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与传感器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取g=10m/s2 , sin37°=0.6,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在0.4s时的速度大小为v=m/s
    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m/s2
    现测得斜面倾角为37°,则μ=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中学2020年高考物理三模试卷
  • 6. 某学习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让滑块仅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木板上减速滑行,纸带连在滑块上,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A、B、C、D、E为每隔四个点选取的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滑块与纸带的端相连;(填“左”或“右”)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各步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考虑到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也存在摩擦,会导致此实验中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0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 7. 某高一同学寒假时,在教材中查到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为了准确验证这个数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图中长铝合金板水平固定。

    下列哪些操作是必要的     
    如图乙所示为木块在水平铝合金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m/s2(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该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将测量原理写为:根据mg﹣μMg=Ma,得μ= .其中M为木块的质量,m为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a为木块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判断该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写出μ的正确表达式:
    若m=70g,M=100g,则可测得μ=(g取9.8m/s2 , 保留2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 8. 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用来研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已知木块的质量为m,细绳与木板之间装有拉力传感器,木板质量为M(传感器的质量可忽略不计),通过手拉绳子将木板从木块下匀速抽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传感器的示数为F,且在该过程中木块保持静止状态,由此可知(  )

    图片_x0020_100002

    A: 木板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
    B: 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f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牛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每次滑块都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滑块每次下滑时遮光板到光电门所在位置的距离L及相应遮光时间t的值。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板的宽度d ,如图乙所示,则d = cm;

    ②为测出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本实验不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A.滑块和遮光板的总质量m

    B.斜面的倾角θ

    C.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③实验中测出了多组L和t的值,若要通过线性图象来处理数据求μ值,则应作出的图象为

    A. 图象    B.  图象      D.  图象     C.  图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天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物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模拟试卷(二)
  • 10. 某实验兴趣小组查阅教材了解到木—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该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进一步验证。实验中,木块要在重锤的牵引下沿长木板做直线运动。对于该实验,请回答下面问题:

    如果实验所用重锤的质量约为150g,实验室里备有下列各种质量的木块,其中质量最合适的是____;
    如图乙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从某个便于测量的点开始,取一系列计数点并记为0、1、2、3……10,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己标注在图上,电源频率f=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 请根据纸带计算重锤落地前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若实验测得的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比真实值偏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物理统一质量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