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用来测定小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滑槽,其末端与桌面相切,桌面与地面的高度差为h。让小滑块从滑槽的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滑到桌面上后再滑行一段距离L,随后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落在水面地面上的P点,记下平抛的水平位移x。平移滑槽的位置后固定,多次改变距离L,每次让滑块从滑槽上同一高度释放,得到不同的水平位移x。作出x2﹣L图象,即可根据图象信息得到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每次让滑块从滑槽上同一高度释放,是为了
    若小滑块离开桌面时的速度为v,随着L增大v将会。(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若已知x2﹣L图象的斜率绝对值为k,如图乙所示,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本题中提供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2020年联考高考物理二模试卷(1月份)
  • 2. 如图为“研究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的实验装置图,将一木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木块水平相连.

    图片_x0020_181095126

    ①现要测量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要求木板的运动(填入选项前的字母)

    A.必须是匀速直线运动

    B.必须是加速直线运动

    C.必须是 减速直线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均可

    ②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应测量的有.(填入选项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F

    C.木板的重力G1

    D.木块的重力G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B: 劲度系数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不一定大
    C: 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
    D: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如图(a)所示为一同学“测量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
    实验得到的纸带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的5个连续点。则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点是点;

    图片_x0020_1688344462

    图片_x0020_1498806774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物块的加速度a=m/s2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的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μ=(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0.5 kg,金属板B的质量mB=1 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f=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 m/s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N

    图片_x0020_27168441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6. 如图甲所示, A、 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 B的上下表面均水平, A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接,拉力传感器和物体A的细绳保持水平,从t=0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kt (k为常数)作用在B的物体上,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k、t1、t2 , 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据此可求(   )

    图片_x0020_100009

    A: 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
    B: 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C: 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 B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kt2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7.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图片_x0020_100009

    ①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③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物理12月调研测试试卷
  • 8.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已在下表中给出,其中 的值可从图(b)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

    砝码的质量

    0.05

    0.10

    0.15

    0.20

    0.25

    滑动摩擦力

    2.15

    2.36

    2.55

    2.93

    图片_x0020_113761850

    回答下列问题:

    =
    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 图线;
    、木块质量 、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及重力加速度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为 = 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 =
    ,由绘出的 图线求得 。(保留2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9.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图片_x0020_100014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

    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力均为2.00N的砝码.

    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理由是
    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砝码/个数

    0

    1

    2

    3

    4

    砝码对木块压力N

    0

    2.00

    4.00

    6.00

    8.00

    测力计读数N

    1.50

    2.00

    2.50

    2.90

    3.5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图c坐标纸上做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

    图片_x0020_100015

    由图象可知,木块的重力为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10. 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滑块和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倾斜滑板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滑块A的速率−时间(v−t)图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图片_x0020_100008

    先给滑块A一个沿滑板B向上的初速度,得到的v−t图像如图2所示。利用该图像可算出滑块A上滑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为m/s2
    从图线可得滑块下滑的距离是从0到1.5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进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