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了测量物块A和B之间的摩擦因数,在水平台面上将两个物块叠放,两物块上都固定一个拉力传感器,如图甲所示,连接B物块的绳子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刚开始,两物块静止,两传感器示数都为零,现向左拉A物块的力F从零开始缓慢增大: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    
    实验过程中,传感器2的示数如图乙,刚开始的小段时间,传感器1有示数,而传感器2示数为零的原因是,物块AB之间的摩擦因数是(用题中符号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直属校2020年联考高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
  • 2.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中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轻质动滑轮上悬挂不同的重物,使滑块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加速运动。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配套的数字毫秒计测出遮光条的挡光时间t,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作出 ﹣F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块到光电门的距离x=45cm,遮光条的宽度d=3mm(忽略绳子质量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取g=10m/s2)。

    由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图乙可得滑块的质量为m=kg,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一中2020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 3. 小华同学欲测量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光电门 1、2可沿斜面移动,物块上固定有宽度为d的挡光窄片。物块在斜面上滑动时,光电门可以显示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以下计算的 结果均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其示数如图2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d= mm。
    在P处用力推动物块,物块沿斜面下滑,依次经过光电门1、2,显示的时间分别为40ms、20ms,则物块 经过光电门1处时的速度大小为m/s,经过光电门 2 处时的速度大小为m/s。比较物块经过光电门1、2处的速度大小可知,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角,直至两光电门的示数相等;
    正确调整斜面的倾角后,用刻度尺测得斜面顶端与底端的高度差h=60.00cm、斜面的长度L=100.00cm,g取9.80m/s2 , 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m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理综物理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
  • 4.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把长木板的倾角调成θ后,在长木板顶端固定一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先开启打点计时器,再让连接纸带的滑块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由静止释放,得到多条打点的纸带后,他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然后截取了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测得纸带上的各相邻计数点间距离为:s1、s2、s3、s4

    纸带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取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宁夏六盘山高中2020年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 5. 小华同学欲测量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光电门1、2可沿斜面移动,物块上固定有宽度为d的挡光窄片。物块在斜面上滑动时,光电门可以显示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以下计算的结果均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其示数如图2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d=mm。
    在P处用力推动物块,物块沿斜面下滑,依次经过光电门1、2,显示的时间分别为40ms、20ms,则物块经过光电门1处时的速度大小为m/s,经过光电门2处时的速度大小为m/s。比较物块经过光

    电门1、2处的速度大小可知,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角,直至两光电门的示数相等。

    正确调整斜面的倾角后,用刻度尺测得斜面顶端与底端的高度差h=60.00cm、斜面的长度L=100.00cm,g取9.80m/s2 , 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2020年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 6. 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图片_x0020_2107538123

    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a=m/s2;打点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3月零班网上摸底考试试卷
  • 7.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图片_x0020_493407771

    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滑块的加速度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__。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填“偏大”或“偏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
  • 8. 如图甲所示,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将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靠近滑轮的B处固定一个光电门,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细线(与长木板平行)与质量为M的滑块(带遮光条)连接,细线的长度小于重物离地面的高度。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测出A、B之间的距离s和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t。保持滑块和悬挂的重物的质量不变,改变释放点A与B间的距离s,多次测量最终完成实验。

    建立 坐标系,描出图线如图乙所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斜率k、重力加速度g、遮光条的宽度d、滑块质量M和重物质量m表示)。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
  • 9.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了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操作如下:

    a.用游标卡尺测量了挡光片的宽度,用天平依次测量了滑块(含挡光片)和重物的质量

    b.将两光电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米尺测量了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c.将滑块由图中的位置无初速释放,滑块依次经过光电门A、光电门B时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d.多次改变滑块和重物的质量,记录多组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重力加速度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7 图片_x0020_100018

    用游标卡尺测量了挡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该挡光片的宽度
    用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字母表示滑块的加速度,则 ,如果 ,则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用 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商丘周口等市部分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3月在线公益联考试卷
  • 10. 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固定在B点.实验时给带有遮光条的小滑块一个初速度,让它沿木板从左侧向右运动,小滑块通过光电门P后最终停在木板上某点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其读数d= cm.
    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除遮光条宽度d及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t外,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2)中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0年高考物理训练试卷(一)(3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