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①纸带上先打的是的端点(填左或右)
②铁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m/s2
③图中C点对应的速度vC=cm/s
④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等字母表示)
⑤用该方法测量的动摩擦因素比实际的动摩擦因素(选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
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力均为2.00N的砝码.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图c坐标纸上做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滑槽,其末端与桌面相切.让小滑块从滑槽的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滑到桌面上后再滑行一段距离 ,随后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落在水面地面上的 点,记下平抛的水平位移 .平移滑槽的位置后固定,多次改变距离 ,每次让滑块从滑槽上同一最高点释放,得到不同的水平位移 .作出 图象,即可根据图象信息得到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片宽度d,读数如图乙所示,则d=mm;
②让小滑块从斜面上某一位置释放,读出小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数字毫秒计示数t;
③用刻度尺量出小滑块停止运动时挡光片与光电门间的距离L;
④求出小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用物理量g、d、L、t表示)
具体做法是:先用刻度尺测量出A、B间的距离L,将木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用速度传感器测出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然后从木块凹槽中移动钩码逐个悬挂到细线下端,改变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测得相应的速度 ,由运动学公式计算对应的加速度 ,作出 图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