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44cm,球直径由如图游标卡尺测得。则小球直径为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秒表所示读数为s,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m/s2。(重力加速度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3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单摆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cm。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实验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摆长为L,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3月联考试卷
  • 3. 小范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时: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上图(a)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mm。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在某次实验过程中,测得摆长为1.20m时,完成40个完整周期总用时88.0s,请你帮忙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m/s2(结果保留2位小数)。
    在测量摆长时,该同学误将摆线长直接当摆长进行处理,结果得到如图(b)所示的T2-L图线,那么他用该图线求得的重力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卷
  • 4.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

    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1所示),摆球直径D为
    (多选)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①若某同学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作出图像如图2所示,理论上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造成图中图像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误将摆线长度当作摆长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

    ②由图线求得重力加速度g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5.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用单摆利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 开始摆动时振幅较小
    B: 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秒表
    C: 在测量完摆长之后悬挂点细线松动
    D: 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29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30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试卷
  • 6. 小福同学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

    图甲所示,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个小钢球,做成一个单摆。图乙、丙分别画出了细线上端的两种不同的悬挂方式,你认为图(填“乙”或“丙”)的悬挂方式较好。
    如图丁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钢球的直径 , 测出摆线的长度,算出摆长 , 再测出摆的周期 , 得到一组数据,改变摆线的长度,再得到几组数据。
    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发现图像是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为 ,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以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用表示),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是为了减小(填“偶然”或“系统”)误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二次联考试卷
  • 7. 一单摆的摆长为L,将摆球向左拉至水平标志线上(图中虚线)。由静止释放摆球,当摆球运动至最低点时,摆线碰到障碍物P,摆球继续摆动。用频闪相机长时间拍摄,得到图示照片,则摆线的悬点O与障碍物P在竖直方向之间的距离为。不计空气阻力,摆线向右碰到障碍物的瞬间,摆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其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虹口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物理期终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一模)试卷
  • 8.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提供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装置,你认为应选用图(选填“甲”、“乙”或“丙”)来做实验较好,理由是
    实验过程中,如图所示的A和B两种方式悬挂小球,A是摆线缠绕悬挂,B是摆线被夹住悬挂。你认为(选填“A”或“B”)悬挂方式较好,理由是

    甲组同学现用摆长为90.0cm的单摆做实验,为使单摆做简谐振动,则开始时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应不超过cm。在实验数据交流时,乙组同学发现他们测得的48次摆动时间与甲组测得的50次摆动时间相等,实验操作都正确,可知乙组摆长为cm。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物理练习(一模)试卷
  • 9. 如图甲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在测量单摆周期时,某同学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同时数“1”当摆球第二次通过最低点时数“2”依此法往下数,当他数到“50”时,停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则该单摆的周期为。如果他在实验中误将周期计算为 , 则测得的g值(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若小组同学周期测量正确,但由于没有游标卡尺,无法测量小球的直径,于是小组同学改变摆线长L,分别测出对应的单摆周期T,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小组同学得到了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a,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球的直径为,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山东学情”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12月联考试卷(A)
  • 10. 一同学为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选用电动机、长条白纸、毫米刻度尺、长木板以及由装满颜料的带孔小球和细线构成的单摆等组成如图甲所示装置,把白纸固定在长木板上,实验中,电动机以0.1 m/s的速度匀速拖动长木板带动纸带运动,同时让小球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做小幅度摆动,小球可以漏出很细的有色液体,在纸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了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实验中该同学测出了细线悬挂点到小球下边缘的距离L,如图丙所示,白纸上得到的图像A、B间的距离为x。通过改变L,测出对应的A、B间的距离x,获得多组x与L数据,再以x2为纵轴、L为横轴画出函数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摆球的半径r=m,当地重力加速度g=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假设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重心位置不变,π=3.14)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 期末学业水平检测【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