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民族或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对于相应的地域或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祖宗之法”是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政治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①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②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英国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

    事件

    1688年

    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专制王权

    1689年

    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8世纪初期

    通过《王位继承法》、《三年法案》进一步约束王权

    18世纪中期

    逐步形成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1832年

    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67年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年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

    ——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①②。你如何认识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现政治变革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这一观点体现在美国哪些制度上?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康有为对待“祖宗之法”的看法。简要评论这些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试卷2
  •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今中外人类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申丞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材料二   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  

    ——摘编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没有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但是……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摘编自《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四   第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17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18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根据材料二,从法律的角度概括指出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兴盛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据材料四,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

    给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监察“独立”而又不“独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3. 分权和制衡在不同政体中都有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中国历代官制》  

    据材料一,说明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

    汉密尔顿的主张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分权制衡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4. 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制度各具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交尚书省施行。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有:“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三   史学界和政治学界历来对美国1787年宪法多有讨论,大体有如下角度:①宪法是一种妥协的产物;②宪法是对英国宪政体制的继承和创新;③宪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前期三省制运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特点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说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您更倾向于材料三中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5. 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   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相信快乐的秘诀在于自由,而自由的秘诀在于勇气。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秩序不能建立在对刑罚的畏惧上,这对于自由思想、未来的希望和想象都是危险的。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  

    ——布兰代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1856—1941)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材料三体现了布兰代斯大法官所拥有的哪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在美国政治制度中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综上探究,谈谈你对法制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6. 某同学在探讨以“宪政建设”为主题的问题时,得出了“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宪政建设中也贯穿着各种势力的妥协”的结论。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问题进行探讨。  

    材料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选举”即“选贤举能”。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列举三个近代欧美国家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献及确立的政体。

    中国古代有哪些“选举”制度?中国古代“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有何根本性差别?

    英国“光荣革命”是妥协的典型,有的史学家称中国辛亥革命为英国版的“光荣革命”。在“光荣革命”和辛亥革命中,各种政治势力是如何实现妥协的,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对“宪政建设”有何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7.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西汉时代)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二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要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能够减半。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四   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一说明,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由材料可知此法律包含哪些核心内容?

    材料三认为孙中山学说有何特点?为什么说他是“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使“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材料二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史称“刺史六条问事”。其具体内容是:“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详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材料三   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提出“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美国重视政府效能的评估和公务员绩效的考核,并且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  

    美国对行政效能的监察,虽然没有专门机构负责,但是在实践中却称得上是“多管齐下”,政府绩效法案制度、行政公开制度、预算监督制度、道德规范制度和舆论监督制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行政效能监察制度体系。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陶片放逐法与西汉刺史制度在社会监督方面的异同。

    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说明与汉朝监察制度相比,美国近代监察制度的进步之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9.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A: 郡国并行制度
    B: 中外朝制度
    C: 刺史制度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1.4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同步练习
  • 10. 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汉朝的刺史
    C: 唐朝的节度使
    D: 宋朝的枢密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1.4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