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科研人员利用虎皮鹦鹉进行研究:是否聪明能干的雄鸟更能吸引异性。每组包括1只雌鸟、2只雄鸟,共同完成以下流程。

    序号

    装置

    操作步骤

    1

    初选

    雌鸟可随意在中立区与优选区活动。

    ①将3只虎皮鹦鹉按照图示位置安排好。

    ②每天将2只雄鸟的位置更换。

    ③记录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较长一侧的雄鸟称作雌鸟的“青睐者”,另一只称作“落选者”。

    2

    训练

    ①开箱取食训练的装置

    ②雌鸟观察雄鸟取食过程

    ①将雌鸟带离训练区。对“落选者”进行为期一周的开箱取食训练。

    该过程需要经过开方箱-开抽屉-开圆盒三步才能得到食物。

    ②对“青睐者”____?____处理

    ③一周后,雌鸟观察2只雄鸟取食过程。

    3

    再选

    装置同“1初选”

    将3只虎皮鹦鹉再次移入初选装置,记录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

    在实验准备中,应选择体型、毛色、年龄的雄性鹦鹉。在实验过程中将两只雄性鹦鹉的位置每天更换一次的原因是。本实验以雌鸟作为衡量其对雄鸟选择偏好的标准。
    在“2训练”这一环节中,“?”表示的处理方法是
    “落选者”雄鸟进行技能培训后,可以打开箱子取出食物。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行为。
    据图1可知,“落选者”经过培训后,再次选择时雌鸟在其区域停留的时间

    有人认为“落选者”经过“再选”后重获青睐是因为雌鸟看中了它得到的食物,那么到底是“食物”还是“获得食物的能力”是受青睐的原因呢?科研人员另外选用虎皮鹦鹉进行实验,并对上述实验做两处改动:(1)对“落选者”没有进行开箱取食训练;(2)“再选”阶段给“落选者”鸟笼中放入食物;记录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可知,(填“拥有的食物”或“获取食物的技能”)更易能获得雌鸟的青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21年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 2. 探究动物的行为。

    你一定观察过蚂蚁吧,蚂蚁的一个大家族中有数以万计的成员,它们组成庞大的社会群体。工蚁们辛勤劳作,共同出去采集食物甚至会集体合作搬运体积较大的食物。它们之间是怎样通讯的呢?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他们采集并养殖了一段时间的蚂蚁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步骤1:用毛笔取10只蚂蚁装入干净的纸盒中,饥俄处理24小时。准备好实验装置。

    步骤2:将一些蚂蚁爱吃的食物放在实验装置的石块B上,将纸盒中的蚂蚁放到石块A上,进行观察。同学们发现一开始有的蚂蚁爬上桥①,有的爬上桥②。一段时间后,一个蚂蚁发现食物后,返回到石块A,然后蚂蚁们陆续爬上桥①,到石块B上取食(如图1)。

    步骤3:待大部分蚂蚁爬上桥①后用手将蚂蚁放回石块A,然后将桥①与桥②换位。一段时间内,观察到大部分蚂蚁依然在桥①上爬来爬去,有些蚂蚁爬到石块C上。

    步骤4:在桥①中部用香皂轻轻划一道线,观察到桥①上的蚂蚁被分成两部分,它们爬到接近香皂线的地方时就停滞不前或往回折返,似乎它们原来的“路”被阻断了(如图2)。

    请你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分析这一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中,将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实验装置中加入少量清水的作用是
    步骤3的操作有不合理之处,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步骤3和步骤4所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从获得方式来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
    实验后蚂蚁应该怎样处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1年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 3. 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常不能引起猫的反应。这说明(  )
    A: 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B: 纸片是猫行为的刺激因素
    C: 饱食后的猫,其神经系统变得迟钝
    D: 猫的行为刺激来自于身体内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1年八年级生物学考一模试卷
  • 4. 为研究动物的行为,将一只小鼠放置在迷宫入口,在出口处放置食物,记录其找到食物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训练天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所用时间(秒)

    300

    160

    110

    60

    40

    30

    A: 实验前应将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B: 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
    C: 该行为只由遗传物质决定
    D: 随着训练天数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2021年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 5. 实验探究

    某同学经常看到蚂蚁吃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于是设计了如图“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

    图片_x0020_100007

    材料用具:蚂蚁数只,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实验步骤:

    ①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②将一只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的假设是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实验设计中清水对浓糖水起作用。
    如果有蚂蚁爬到的棉花团处,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如果蚂蚁爬向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填能或不能)说明蚂蚁爱吃甜食。
    小组设计实验时只用了一只蚂蚁,其设计不足之处是
    为了使以上实验设计更具有科学性,需要补充的环节是
    根据你的现有知识推测,蚂蚁是靠来识别食物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6. 某同学探究三种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3

    26

    5

    A: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C: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D: 动物越高等,“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7.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的,于是设计了2个“探究蚂蚁的通讯”小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如图):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现象分析)在实验(二)中,工蚁找不到食物的原因是
    (得出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8. 某同学想探究蚂蚁的取食趋向,设计了右图实验装置,将水槽中设立A、B、C三个小岛,A岛上放置冰糖,B岛放置黄豆,连接如图,

    请协助完成:

    作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取食
    方法步骤:

    ①将蚂蚁置于C岛,发现1只蚂蚁到达A后,10分钟后,蚂蚁全部趋向于A,证明蚂蚁喜欢取食

    ②如果在①完成后,换批蚂蚁,交换桥1和桥2,蚂蚁趋向B岛,证明蚂蚁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声音/气味/动作)

    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即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9. 下列对表中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A: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动物越高等,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C: 一般情况下,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D: 动物的学习行为与先天性行为无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0. 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利用一个较大的玻璃槽器具,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面再覆盖一些蚁穴土壤。

    ②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玻璃槽内,在玻璃槽口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于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

    ③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培养皿,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摆放到玻璃槽内。

    ④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的量多。

    分析实验,请回答问题。

    你认为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  
    步骤③除白糖和食盐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目的是控制变量。 
    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多,则说明蚂蚁喜欢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