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
    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3 87.0 60.3 49.0 35.0
     

    图片_x0020_100002

    刚出生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从获得途径看,该行为属于行为。
    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填“强化”或“弱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
    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若将这四只小鼠放入自然环境,请推测小鼠(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能力可能最强,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北碚、合川、璧山、沙坪坝四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 下列关于“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
    B: 小鼠在迷宫中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 这种行为只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环境因素无关
    D: 小鼠的这种行为与黑猩猩钓取白蚁属于同一类型的动物行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庆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3. 在研究动物行为的以下案例中,哪一个案例中的科学家被誉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
    A: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 弗里斯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C: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D: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简阳市简城学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4. 某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活动选取三只一天未进食的小白鼠(A、B、C)分别走同一个迷宫(如图1),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如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小白鼠

    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根据本实验,你认为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可能是
    在实验前一天时间内不要给小鼠喂食物,使小鼠处于状态。由题意可知,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的基础上的。
    根据图2曲线,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同规律,即,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选填“强化”或“弱化”)
    小鼠通过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这种行为,具有的生物学意义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5.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设计了一个迷宫如图所示,图A和图B中的一只小鼠正在通过相同的迷宫。图B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图A的出口则没有,请据图回答问题:

    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是一种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则是行为。
    本实验的变量是
    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状态。
    本实验增加组C组与D组,分别用小鸡、壁虎代替小鼠,实验结果为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6. 以下几个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主要采用观察法的是 (   )
    A: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B: 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C: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D: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皖东南初中四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联考试卷
  • 7.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
    B: 观察法在研究中比实验法好,因为观察法对动物的干扰少
    C: 实验法中不能没有观察
    D: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观察法和实验法日益现代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8. 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的尝试才能学会走“迷宫”,而老鼠只经过了不足10次的尝试就学会了走“迷宫”。这说明(   )
    A: 蚯蚓没有学习能力
    B: 蚯蚓走的迷宫复杂
    C: 老鼠走的迷宫简单
    D: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横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9.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的植物,某同学想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他设计了如下3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菠菜属于藜科,白菜和卷心菜属于十字花科)

    A组

    B组

    C组

    第一步

    隔离孵化菜青虫卵

    第二步

    放涂白菜汁的滤纸

    放涂菠菜汁的滤纸

    放涂卷心菜汁的滤纸

    第三步

    放菜青虫10条,菜青虫和A、B、C三组滤纸等距离摆放且滤纸的大小、形状、颜色相同。

    第四步

    观察记录菜青虫啃食三组滤纸的情况

    针对该探究活动作出假设:
    隔离孵化菜青虫卵的目的是:
    该探究活动的变量是
    每一组选择菜青虫的数量是10条而不是1、2条,这样做是为了
    ,则说明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三江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10.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观察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根据以上实验方案,该组同学想要探究的问题是:;结论是:
    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行为的动物。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实验中的蚂蚁应该选择从蚁穴中找到的蚂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