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每次都让同一只小鼠在饥饿状态下走同一个迷宫找食物,随着次数增加,它所花的时间发生了变化,那么(  )

    A: 随着次数增加小鼠花的时间会变长
    B: 小鼠学走迷宫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 不同小鼠学走迷宫的能力可能不同
    D: 小鼠一旦学会了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 小明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了少许盐粒和砂糖,放入3只蚂蚁进行观察,他发现蚂蚁最终都停留在砂糖旁边,于是得出结论,蚂蚁喜欢甜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变量是不同的蚂蚁
    B: 蚂蚁喜欢甜食是学习行为
    C: 蚂蚁利用触角等感觉器官选择食物
    D: 为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应改用1只蚂蚁做一次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3. 下列关于研究动物行为方法的认识中,不正确是(  )
    A: 法布尔利用观察法研究昆虫的行为
    B: 弗里施通过实验法证明蜜蜂具有色觉
    C: 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
    D: 单纯的实验法不需要观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4. 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中甲为“迷宫”示意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267秒

    第二次

    193秒

    第三次

     90秒

    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的作用。
    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5. 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中,在侦察蚁侦察到食物返巢的路上放好一排纸片(如图甲),当它们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并将食物放在圆心处(如图乙),再观察蚂蚁接下来的行动,据此图回答,蚂蚁将(  )

    A: 直奔圆心处,快速找到食物
    B: 绕着纸片转圈,找不到食物
    C: 不再回来寻找食物
    D: 无法确定蚂蚁的行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6. 请将动物科学家及其研究行为对应连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7.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不能用手直接移动“桥”
    B: 实验用的蚂蚁要使它们处于饥饿状态
    C: 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要一致
    D: 抓来的蚂蚁最好尽快做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8. 某实验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发现甲、乙、丙三种动物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判断,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尝试的次数

    31

    12

    77

    A: 动物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C: 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9. 某同学以桑叶和芹菜叶为实验材料,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芹菜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防止叶子的颜色、形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为使芹菜叶子和桑叶的形状相似,需进行的处理方式是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而获得的行为。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下列第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②找来的体形较小的蚕 ③找来的体形较大的蚕

    实验过程中,应以为变量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如图是该同学将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_____。
    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0. 小明同学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中,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玻璃板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同时将食物(小虾)放入玻璃板的另一端,当章鱼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另一组同学在用小狗做实验时,只用一次小狗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在上述实验中,章鱼、小狗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的能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