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是对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行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

    ( 1 ) 提出问题:

    ( 2 )作出假设: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 3 )制定计划

    ①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②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目的是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还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

    ③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去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

    ( 4 )实施计划:实验过程中发现,菜青虫趋向甲组取食。

    ( 5 )得出结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2. 学会探究: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是否喜欢吃甜食,设计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取一张纸,在上面分别放上糖,盐各一小堆,然后放置在蚂蚁巢穴附近,观察。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中,放置盐的作用是
    预期观察到的现象:蚂蚁会向(填糖或盐)堆靠拢。
    如果蚂蚁都向糖堆靠拢,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百色市西林县民族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3. 某同学以桑叶和白菜叶为食物,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其他条件都要
    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下面第组(填序号)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找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找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刚从受精卵孵化出的蚕

    如果实验现象是:家蚕更趋向于桑叶取食,那么可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梧州市藤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4. 菜青虫取食白菜叶的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桂林市全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5. “尝试与错误”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理论.他通过对动物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动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要经过多次尝试,逐渐淘汰错误的反应,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反应,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下列对动物“试错”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试错”是常见的动物学习行为
    B: “试错”次数与动物所处环境复杂程度有关
    C: “试错”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D: 动物越高等,形成某行为的“试错”次数越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6. 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 用声波干扰水中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是否有反应
    B: 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捕食猎物的方法
    C: 用闭路电视研究动物园中的大熊猫生育幼仔的过程
    D: 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的筑巢行为,并及时进行记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7. 在动物学习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同,与之有关的是(   )
    A: 肌肉的发达程度
    B: 动物形体大小
    C: 神经系统发育状况
    D: 训练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8. 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   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A: 甲→乙→丙→丁
    B: 甲→丁→丙→乙
    C: 乙→甲→丙→丁
    D: 丁→丙→甲→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9. 对如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0

    64

    6

    A: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 动物绕道取食是与生俱来的行为
    D: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螳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科学家把螳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把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螳螂就在人造的“黑夜”里出来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

    是什么控制了螳螂昼伏夜出的这种行为?
    本实验说明,螳螂昼伏夜出的行为受哪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根据螳螂的习性,你认为捕杀螳螂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大布苏镇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